上海高考网
上海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高考网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高考上海站 > 高中试卷 > 高一试卷 > 高一期末试卷 > 正文

上海晋元中学05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2 21:06:04

第一部分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共10分)①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

第一部分  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共10分)

 

①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②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③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

 

④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⑤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⑥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

 

⑦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受骗。

 

⑧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胶柱鼓瑟,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确实如此,鲁迅还有另一种读书姿态。

 

⑨就拿治小说史来说,鲁迅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不是信》)。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不难发现鲁迅著述态度的严谨。比起同时代诸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才子来,鲁迅的学术著述实在太少;许多研究计划之所以没能完成,与其认真得有点拘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可几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不少当初轰动一时的“名著”烟消云散,而《中国小说史略》却依然屹立,可见认真也有认真的好处。

 

⑩回到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

 

1.第①段的段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段中的“这策略,有好有坏”,“好”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作者引金克木文中的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2分)

 

4.关于“经典”“读经典”,不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2分)

 

A.经典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

 

B.经典包括有定论的和尚未定论的。

 

C.孔孟老庄等四书五经是不言自明的经典。

 

D.发掘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是善于读书者的标志。

 

5.鲁迅读书的姿态,根据文中的说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6—11题(共15分)

 

穿布鞋的故居

 

①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七弯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这是安乐巷27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悬挂着“朱自清故居”的扁额,你很难以为这种锈砖老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这房子就和它从前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也从不希望引人注目。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样一个细节:先生生前一直喜欢穿平底布鞋,从不张扬自己。他在文学院任系主任时,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而是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静听同事们阔论——先生在会场上的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乡,是多么的相似呵!

 

②如今,到处在修葺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额敞庭,又气派又热闹;而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故居很小,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你站在门庭下轻咳一声,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又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决不故作高深。

 

③游人很少。有时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扬州有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几天内都会沉浸在一种满足与兴奋之中,他甚至还会向别人炫耀,我到过瘦西湖;而没有去过瘦西湖的人也会有一种期盼——什么时候能去瘦西湖呢?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种效应。我相信,能够在人欲横流的时代记起念起这片陋房的人,他实在是在追求先生似的平淡与平和。我站在故居前,反复为故居的清淡而庆幸:这正是先生的本意呵!假如,这里整天车马喧嚣,人来客往,你方唱罢他登场,先生又怎么消受得了。

 

④我第一次来此,是因为要给学生上《荷塘月色》。我和学生在这火柴盒般的小院子里,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朝南的这间房里悬挂着一幅中国画,正是“荷塘月色”的意境,那份雅洁,那份清远,真正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我和学生们仰视着这幅画,仿佛沉浸在那个风雨如晦的1927年7月。一手托着课本,一手抚摸着先生用过的老式木床,老式书桌,我的灵魂又仿佛来到先生清灵而又广博的精神世界。先生就是这样没有架子,在这里,所有的家当你都可以无限度地接近,你可以在先生坐过的椅子上小憩,可以在他的木床上静躺。

 

⑤我对学生说,朱先生生前就是学生最容易又最乐意接近的导师。

 

6.在①②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朱自清故居的特点。(2分)

 

7.标题“穿布鞋的故居”用了哪一种修辞方法?为什么不以“朱自清故居”为题?(2分)

 

8.作者对“游人很少”的现象,抱着怎样的态度?为什么?(4分)

 

9.在第④段中,哪一句话表现了师生对朱自清先生的崇敬之情?(2分)

 

10.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含义?(2分)

 

11.举例分析本文写作上的某一特点。(3分)

 

三、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

 

12.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序”是一种_____________文体。

 

13.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天涯共此时”,节目名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从这首诗看,该档节目的内容当与________有关。

 

1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了对离散亲友的美好祝愿:“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五句填完整,不要全部都做

 

(1)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__________。

 

(2)_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3)____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

 

(4)__________,__________,表里俱澄澈。

 

(5)适有孤鹤,横江东来,__________,__________,戛然长鸣……

 

(6)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曹操《龟虽寿》)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20题(共13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6.作者是在___(季节)再次游览赤壁的,上文中最能体现时令特点的描写句是___________。(2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霜露既降  如此良夜何  今者薄暮 顾安所得酒乎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19.选文中的哪一句话,暗寓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2分)

 

20.下面的句子中,都运用了“曾几何时”这个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曾几何时,少年班纷纷兴起,又相继偃旗息鼓,惟中科大少年班一路欢歌

 

B.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台湾的不少报纸都有文史版,但曾几何时,这些文史版都统统砍掉了

 

C.曾几何时,人类向大自然挑战,已把竞技比赛的场地转到了高山峡谷、急流险滩。

 

D.曾几何时,小羊因山羊绒而贵,身价倍增;这两年沙尘暴渐多,人们开始以另样眼光看山羊。

 

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1—23题(共9分)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圩①,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②,而瘠有税之户也。余闻其说而是之。

 

[注释] 填圩:①堆得像圩堤一样。  ②无税之佣:不交田赋的伐木者。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问诸乡人  可二三寸  今以斧斤童其山  一雨未毕

 

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今以斧斤童其山

 

B.而病有谷之田

 

C.而瘠有税之户也

 

D.余闻其说而是之

 

23.本文告诉我们,要保持水土,就必须___________,在论述分析问题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3分)

 

第二部分  写作(共45分)

 

24.习惯,有两种意义和用法:(1)动词,常常接触而逐渐适应。(2)名词,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风尚等。

 

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一、

 

1.读书没禁区

 

2.读极下流的书,可以沙里淘金  引述极下流的书,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

 

3.读书要读经典

 

4.C

 

5.随便翻翻  扎死寨,打硬仗

 

二、

 

6.普通  小

 

7.借代  以“穿布鞋的”代朱自清,突出他的平凡,不希望引人注目,不张扬自己

 

8.庆幸,朱自清追求平淡和平和,不希望他的故居引人注目,故居清淡,正是朱先生的本意。遗憾(不满、惋惜),在人欲横流的时代追求平淡和平和的人太少。

 

9.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10.朱先生没有架子,是学生最容易最乐意接近的导师

 

11.举例:对比。以朱先生的故居与其他名人故居相比,突出朱自清故居的特点;与瘦西湖的效应对比,突出朱自清的平淡和平和。  渲染(烘托)。不直接写故居,而用其他事物烘托,如“骑车穿巷”“轻咳”的描写,烘托朱自清故居不引人注目,很小。  以物写人。通过对朱自清故居的描写,表现朱自清的精神风貌。  描写与抒情、议论结合。  语言朴实自然等。

 

 

三、

 

12.送别亲友时,为表达敬爱、勉励、依恋之情所采用的(临别赠言的)

 

13.怀念远方的亲人(怀远)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1)文者气之所形

 

(2)人生代代无穷已

 

(3)落木千山天远大

 

(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5)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6)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四、

 

16.初冬(冬季)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7.已经  对……怎么样(怎么办)  迫,逼近  只是,但是 

 

18.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重点是“是岁”“望”和介词结构后置)

 

19.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0.B五、

 

21.之于  大约  斧头  完

 

22.D

 

23.保护森林(制止滥伐森林)  对比

12
百科词条:期末 高一 语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