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网
上海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高考网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高考上海站 > 高考复习 > 高中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沪教版高二年级语文教案:《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3 10:03:07

12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国家之一,古代科学成就闻名于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到了近代,近代科学却要从外国进入我国,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论述!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始,他就多次到中国大陆进行访问,改革开放以后,更是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对中国科技研究的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就是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等地所做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的。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辞,谈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的问题。在演讲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全文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它在概述中国几千年来科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发展的轨迹,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中国科技在未来21世纪的乐观前景。
    2、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特点
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参考:
 

 
时间
特点
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
公元1400年前
中国领先世界
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
1400年至1600年
中国举步不前
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
《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
1600年至1900年
中国抗拒科技引入
清朝同文馆的设立爱到阻力,有大学士认为“科技只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
清朝派遣留学生,因受到猛烈抨击,最终又把他们召回。
第四阶段
1900年至1950年
中国引进西方科学
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
第五阶段
1950年至2000年
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1964年造出了原子弹1967年造出氢弹④1970年卫星上天⑤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

 
    3、通过表格的完成,我们了解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请思考: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参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4、在前瞻部分,作者对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持绝对乐观的态度。请问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他会那么乐观?
    参考:在作者看来,尽管21世纪中国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科技的发展只要有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就可以了。20世纪只具备了前三者,科技就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而到了21世纪将四者皆备,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5、作者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及现代得以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并以充足的理由,指出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绝对乐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热情关注和殷切期望。
    6、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参考:⑴以事实说话,实事求是。体现在本文中,在阐述中国科技每一发展阶段的特点时,他都列举大量真实可信、权威的材料做为立论的根据,做到有理有据。例如,为了说明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他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两个例子。
          ⑵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总体安排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对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分五个阶段论述,有清楚的时间起止,有因果关系的梳理,有分述、有总结,条理非常清楚。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预测,先拿出科技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分析中国现状与前景,论述顺理成章
          ⑶不断地变换人称。作为演讲辞,往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文大量运用第一人称,如“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我个人认为”“我认为”等,都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运用第二人称,如“如果你去看”“当然有人讲,你讲的太简单了”等,则是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领他们共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三人称如“大家都知道”“他曾说过”“有人问”等,则用于介绍一些权威性的知识或观点,或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等。多种人称的变换,使这篇演讲辞语调丰富亲切,易于为听众所接受。
四、布置作业
    思考“研讨与练习”三

 

12
百科词条:二年级 教案 语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