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网
上海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高考网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高考上海站 > 院校大全 > 家长须知 > 正文

你不知道的香港求学之路(2)

来源:凤凰网 文章作者:周济 2012-03-03 15:43:03

作为较早来港内地学子中的一员,我今天只想谈谈也许大家并不知道的香港
 
  “非主流”
 
  来香港求学的内地生普遍面临社交圈的先天缺失——在香港没有家庭、没有发小儿和同学。而且,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在2012年学制改革之前,香港的教育制度为7年中学+3年大学,来港读本科的内地学生在来港之初(第一年预科)缺乏机会跟本地同学交往。新生抵港,各校的内地生社团往往会组织丰富的迎新活动,大家最初认识的朋友通常都是内地人,加之第一年上课基本都和内地同学一起,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很舒服的小圈子,而这个圈子里几乎都是内地人!第二年开始,内地生开始跟本地生一起上课,然而,已经有了习惯性社交圈子的内地生往往难以摆脱自己所织造的封闭网络。于是,在很多香港同学眼中,内地同学很封闭、不合群、甚至很神秘。慢慢地,虽然也许并没有人给这个人群正式贴标签,这群内地生还是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个社会里的“非主流”。他们的特征是,虽然生活在香港,但说的语言、交的朋友(包括男女朋友)、上的网站、聊的话题...都统统不“香港”。
 
  “自由”陷阱
 
  在香港上大学,你可以享受到极度的自由。在香港,宿舍不会熄灯、不会断网、不会锁门,你几点钟回宿舍、回不回宿舍根本没有人管;在香港,没有班级、没有班长、更没有辅导员,你几堂课、上不上课也根本没有人管。在这样一个极端自由的环境里,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极致的发挥余地——如果你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合理的规划,这样的环境可以让你在学业出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课外的兴趣和活动;然而,如若你把自由当成是“放纵”,你会很快迷失其中,无法自拔...
 
  学业压力
 
  在香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香港的学业并不轻松。一门课程的分数会分散在学期全程的各种不同考核项目上:课堂参与(不只是出席,需要发言、互动)、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学术论文、课堂小测、期中期末考试等等。习惯于一学期一到两次临时抱佛脚刷分儿的学生,在香港是很难吃的开的。要想在香港拿到好的成绩,平日里踏实的点滴付出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近些年,港校受内地追捧,生源质量高的惊人,在港校读书,你会发现身边卧虎藏龙,想在学习上达到以往的鹤立鸡群绝非易事。
 
  物价压力
 
  简单举三两例,你就会对香港的物价略有概念:香港低端的住房,平均每人要3000-5000月(如果每人一个单独小房间);最节省的吃法,每天也要50元左右(限于在学校吃饭的学生和住在偏远地区的人),而在中环上班儿的我,基本午餐就要50-100甚至更高;我每天上班需要搭乘15分钟地铁,单程车费9块9。初到香港的内地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自费生,通常会对物价很恐惧。我们这一帮朋友,大部分都有从深圳往回搬方便面、牛奶的记忆。当然,经过一小段时间,对于大部分人,物价一般比较容易适应。然而,巨大的收入鸿沟还是引起了部分同学的不自信、甚至自卑。
 
  讲了以上这么多,也许你会对内地生在香港求学所面临的重重挑战略有了解。不少赴港求学的朋友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人选择放弃、甚至选择走上绝路,其实绝非偶然。不难看到其中深刻的根源——赴港前心理准备不足,预期过于乐观;赴港后心态不够开放、自信、积极,没有主动融入社会环境(或者学术环境);久而久之,被排斥在主流以外,缺乏社交圈子、缺乏理解关爱、缺乏认可赏识,渐渐累积失落、孤独和抑郁;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下,此时加之个人性格内向,没有及时向朋友、家人倾诉,偶遇外部刺激,就可能面对崩溃的危险...
 
  本文无意妖魔化香港求学,只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经历、感悟为大家揭开在港内地生不为人知的一些问题和困扰。其实,我一直主张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香港,挑战越多,收获也会相应增多。我一定会继续撰文,为后来的求学者介绍一下自己微末的经验,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错路,尽快融入香港。
 
扩展阅读: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