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网
上海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高考网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高考上海站 > 高考复习 > 高考各科复习指导 >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 正文

探寻高考“诗歌”鉴赏12条新捷径(3)

来源:上海高考网 2013-05-28 09:41:05

原延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三资深语文高级教师 周永蔚 高考诗歌检测,对许多高三考生来讲,结果总是差强人意。这是因为:(1)中学语文教材里,它不是教学的重点;(2)古代诗歌,在学习上有许多困惑难点;(3)不少教师自

  六、抓语序

  如2006年(春考)中黄裳(北宋南平人,即今湖北荆州。宋神宗元丰年间中进士第一,累迁礼部尚书)的《喜迁莺·端午泛舟》双阕词。这首中调双阕,是写“端午节”的:上阕叙说在佳节里,人们要进行“观海榴(石榴)、吃角黍(粽子)、插香蒲、设玳筵(豪宴)、玩斗巧(游戏)、结彩丝、赛龙舟”这七项民俗活动;下阕运用“先动后静”手法,细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词中的画线句“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是试卷的检测内容。第15道题干就这样询问:“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烈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3分)”

  在完成此题时,首先你要把画线五句的语序正确地调整好,它应该是:“暮日中望水天,犹见高揭朱帘。载十里荷花,一钩新月,晚棹归。”若把它译成现代语,那就是“在夜暮的落日时向江中远望,水天相连,但我们还是可以看见、夜空中高高挂起的落日朱红光芒。(观赏完赛龙舟的人们啊)每艘小舟里都装载着十里荷花的芳香,头顶着上天一轮弯弯的明月,轻轻的划着双桨、心满意足地回家啰。”

  如果写段鉴赏文字,可以这样:这首双阕词,运用“声色互补、动静细描”的表现技巧,展现“端午节”的精彩丰富、热闹非凡。其中特别介绍了“端午节”的种种传统经典民俗活动,格外引人入胜、趣味无穷!

  七、抓标题。如2008年(秋考)王安石的《壬辰寒食》五律诗。“寒食”主要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这天禁火冷食,相沿成俗。从这一“标题”中可得到启示:这首诗是王安石“寒食节”在异乡客地,凭借缅怀介子推而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才未尽显”的沉郁情意。如果写段鉴赏文字,可以这样:作者运用夸张的描景诗句,表达了个人当时“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为官不快”的复杂坎曲、惆怅情意。

  八、抓评语。如2010年(春考)中王士祯的《真州绝句》七绝诗。在试卷中,命题组还给考生们提供了一段“清人评曰”的评语做参考。如果写段鉴赏文字,可这样:诗人运用“主客照应”的相配之法,融情于景,并自然抒发自己内心安宁悠闲、舒畅愉悦的雅趣生活。

  九、抓注释。如2011年(春考)中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西岩》小令词。在试卷的下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这个简注做了暗示:这是作者罢官时的作品。当时皇帝腐愚无能,辛弃疾的“北征灭金,收复中原”的政治主张是肯定不能实现的。因此他只能把“青山”当“知音”,让“明月”听《离骚》,一表“有志难申,忧国忧民”的革命情怀;抒发“信而且疑,忠而被谤”的郁愤心绪。如果写段鉴赏文字,可这样:小词以比拟手法,愿与“青山明月”为友;又以夜读《离骚》、夜月聆听的清凄幽景,吐露“爱国忠君、收地保民”的美好情操!

12
百科词条:上海 高考 诗歌鉴赏
收藏